中国推广网

QQ登录

免注册,加入推广网

扫一扫,登录推广网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翔鑫资本】期权激励实践之“带着期权去上市”

[复制链接]
带货超人 发表于 2021-11-1 11:57:20
"带期权上市"在国内的实践最早出现在科创板,这是由于科创板主要面向的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对尖端人才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需求。目前,A股的全板块都开放了"带期权上市"的制度,且规定及要求基本一致。

带期权上市在境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激励方式,不论是在香港联交所还是纳斯达克都数见不鲜,原先A股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的拟上市企业无法将上市前授予员工的期权带到上市成功后行权,要求期权必须在上市申报之前行权完毕,且行权完毕的时间点离首发申报的时间点越远越好。原政策的核心考量主要基于期权的行权会导致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实际控制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对公司的运营产生影响(当然现在证券监管对相关方面仍有所担忧,因此,要求"带期权上市"不得影响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但是从人才激励及稳定的角度看,这样的政策导向会对企业维持人才结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纵观整个A股股权激励市场,目前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主要为以下三个模式,具体如下:

序号
实施阶段
激励方式
优势
劣处
1
上市前制订,上市前完成/终止
员工持股;股票期权
1.     可给予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较高比例的股权;
2.     可制订个性化的方案,受规则约束较少。
1.     激励对象人数范围较小;
2.     股权价值较小,激励效果一般;
3.     需进行股份支付,影响上市前的财务数据;
4.     上市申报时未完成,需终止或加速行权。
2
上市前制订,上市后实施(带期权上市)
股票期权
1.     激励对象范围广,参加人数较多;
2.     由于行权价及上市后股价的差价大,激励对象预期收益高;
3.     上市前无需进行股份支付,不对上市造成影响。
1.     锁定及减持较为严格;
2.     总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5%,单个激励对象获授数量有限;
3.     受规则约束较多,方案制订个性化内容较少,如激励工具选择单一及不得设置预留权益。
3
上市后制订,上市后实施
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股票增值权;员工持股
1.     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股价;
2.     激励范围较广,参加人数多;
3.     可以为新进员工预留权益,激发新员工动力。
1.     信息披露的要求高,操作程序较繁琐;
2.     激励价格较高,对象预期收益较小,激励作用一般;
3.     公司股价较高,股份支付费用较高,影响上市后的财务数据。

相较于第一及第三种模式,翔鑫资本认为,"带期权上市"更适合目前上市公司的趋势。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带期权上市"能够让企业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具备更多的灵活性,因为不需要在上市前确权,期权的授予和回收都比较方便,不需要频繁地进行工商变更登记,而将行权放在了上市后,通过增发形式让激励对象获得股份,也减少了前期公司为股权激励做股份预留的成本;从激励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期权的行权价格仅在原则上限定不应低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或评估值,激励对象对上市后行权的预期收益较大,如沪硅产业的行权价格为3.4536/股,目前其股票价格超过30/股。

对于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而言,股权激励是企业激发人才创造力的重要工具,是稳定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科创板开板时间的持续及配套制度的逐渐完善,除上市后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带期权上会"不仅会越来越常见,还会变成衡量"好企业"的一个标杆,成为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的一个"必需品"

根据目前证券监管的规定,结合相关市场案例,翔鑫资本"带期权上市"的核心要素及相关市场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要素
规则
市场案例
沪硅产业
君实生物
盛美股份
博众精工
激励对象范围
除独董及监事外
267人,核心管理、业务及技术人员
268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激励对象
88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骨干
393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
行权价格
自行协商,原则上不低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或评估值
最近一次融资价格3.4536%,且不低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的评估价格
行权价格为9.2/股,高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4.36 /
依据最近一次融资价格,行权价格为13
依据最近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4.16/
总量
不超过总股本15%,不得设置预留权益
占总股本的5.87%
占总股本的0.768%
占总股本的1.46%
占总股本的3.06%
行权安排
在审期间不得行权
各行权期可行权比例为1/31/31/3
各行权期可行权比例为25%35%40%
各行权期可行权比例为1/21/2
各行权期可行权比例为30%30%40%
业绩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芯片销售量、净利润及营业收入
未披露
未披露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减持
行权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减持,届满后比照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规则
比照规则执行
比照规则执行
比照规则执行
比照规则执行

针对"带期权上市",根据目前证券监管的规定,"带期权上市"必须符合:(1)激励对象要符合《上市规则》第10.4条的规定;(2)激励计划内容应参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3)期权行权价原则上不低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或评估值;(4)全部在有效期内的期权激励计划所对应的股票数量占上市前总股本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15%,且不得设置预留权益;(5)在审期间,发行人不应新增股权激励计划,相关激励对象不得行权;(6)制定激励计划要避免上市后行权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7)激励对象在企业上市后行权认购的股票应承诺自行权日起三年内不减持,同时承诺上述期限届满后比照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减持规定执行。此外,根据我们的实操经验,结合市场案例,证券监管部门在对公司首发审核过程中还会对"带期权上市"重点关注:(1)制订股权激励方案的程序是否合法;(2)股权激励对象选择的标准,是否能够发挥激励核心员工的作用以及最终企业确定实施授予的股票人员名单、数量及占比、职务等;(3)出资资金来源、决策机制以及是否具有健全的持股在内部流转、退出机制以及管理机制;(4)行权价格确定的合理性。

因此,虽然目前"带期权上市"已放开,但是实践中对其方案的设计尚存在很多限制,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前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接纳程度还是较为保守的,基本要求企业照搬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做法,在定价、考核、解限等要素上,操作空间比较有限,所以,如何在合规的框架之下确保方案的整体效果以及对企业特殊性的适配,将成为方案设计的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在上市前后的战略规划虽不能说泾渭分明,但也不是完全一脉相承的,因为其在上市前后的资源、支持、资金是完全不一样的,面临的监管及要求也更复杂及全面。企业在上市前制定的期权计划,必须要考虑到其在上市后的战略发展,让股权激励真正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发动机,为企业的做大提供最强持续功能。故切不可生搬硬套上市后的做法,单纯为了做而做,这反而得不偿失。(转自凤凰网


原文链接:https://xueqiu.com/1127024571/201569538

中国推广网 - 免责申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推广行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站不提供和不存在任何金钱交易,请自行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3、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并且依法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导致法律责任
4、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admin@iaozi.com (或者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

中国推广网提供免费推广,免费营销,免费发布广告信息的网络推广平台。

扫描二维码
把此页分享给朋友

小黑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推广帮助|(京ICP备16009988号)

中国推广网(推广论坛)是免费网络推广平台||免费推广就上中国推广网

技术支持:推广网官方

中国推广网·免费发广告平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