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多数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钛酸锂作为负极材料时具有"零应变"特性,充放电过程中晶体结构几乎无变化(体积变化1%)。
同时钛酸锂的嵌锂电位高(1.55V),不会析出锂枝晶,实验室中常见的穿刺、切割和高温加热测试也不易起火爆炸,安全性可比磷酸铁锂、三元锂高多了。
不过这种电池材料的主要缺点是:贵,电池价格比铁锂+石墨的贵3倍以上。另外这种电池正极通常采用锰酸锂或磷酸铁锂,电压平台较低(约2.4V),导致能量密度偏低(50-90 Wh/kg),仅为磷酸铁锂电池的60%、三元锂的50%,同等电池包体积下续航太短。
此外还会有容易胀气问题,影响电池寿命和封装设计。
因此,在乘用层面,相比传统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银隆(格力钛)的钛酸锂电池并没有显著优势,特别是性能、成本上的差距,让钛酸锂电池只能在极少的场景下有刚需(比如超低温工作环境),这是过去银隆电动车一直卖得不怎么样的核心原因。
特别是这次火灾给人留下了"格力的电动车烧了"的印象,给了本应该乘着新政策一飞冲天的格力钛当头一棒。纵观2023全年,格力钛的新能源车不仅没有起飞,销量、订单量还有所下降。
2023年,格力钛拿下了新能源公交车行业价值3.6亿元的订单,不过全年销量只有约1300辆;物流车的数量较多,交付了约1.5万台。
2024年,截至9月底,成都格力钛卖了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和一部分商用、物流车辆。
不过,也许是认识到制造乘用车的短板和难度,董明珠和格力确实没有继续在这个领域上死磕,全面转向了工程车辆和零部件供应。
在早前的报道中,董明珠在回答记者提问格力造车进展时回应道:"我们不做小轿车,但环卫车、重卡、公交车等各类工程车已铺开赛道。"
当被问到"为何放弃家用车"时,她表示:"这不叫放弃而是战略选择,你要电动车我就能给"。
所以,要在路上见到的格力电动车,确实不容易。
有一说一,董明珠敢在安全上叫板雷军,靠的还是钛酸锂电池的属性。从物理性质上看,确实比主流电车用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安全,这番言论本质也是对格力钛产品的一种宣传。
就像无法抛开剂量谈毒性,我们在讨论电车起火时,也无法抛开数量谈概率。单看两个品牌车型的销量,格力钛2024年就卖了几千台车,用来做例子的北京1 路电动公交车也只有区区10台,而小米卖了十几万台。在这样巨大的样本容量差异下,讨论起火率本身就没有意义。
所以说到底,在汽车起火上这件事上,董明珠"有点底气",但也不多。
再说了,钛酸锂电池虽然安全性高,但永远不可能用到私家车上,小米也不可能因为安全性,去牺牲车子的性能和续航;要是每天都得充电,那小米的电动车真别卖了。
能理解董明珠为了宣传自家产品不遗余力,但是用力这么过猛,只会适得其反。
就算格力的电动车从没起过火,现在哪家车企敢保证自己的电车永远不起火?董明珠这样子给自己立Flag,就不怕回旋镖吗?
愉观车市《董明珠造车路又遭一击!格力钛67辆新能源大巴三亚烧毁!》
新汽相《一场大火,董明珠的"格力钛"登上热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