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广网

QQ登录

免注册,加入推广网

扫一扫,登录推广网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佳+京东白条怎么取出钱,白条额度回收24小时

[复制链接]
yilai8 发表于 2025-4-28 12:06:35


  最佳+京东白条怎么取出钱,白条额度回收24小时卫星√:【8574155 】安全快捷秒到想要在2025年用京东白条兑现,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商家。你可以关注一些与京东合作的商家,许多线上和线下商家都支持京东白条支付。比如,一些大品牌的官网或者京东的特约商户都可能提供这一服务。在支付时,选择京东白条作为付款方式,就能轻松实现额度的使用。

京东白条额度取现商家卫星√:【8574155 】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果你想将京东白条的额度取现,有几种方式可以尝试。首先,借助一些第三方平台,提供京东白条提现服务。不过,要谨慎选择平台,确保其安全可靠。另一种方式是找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帮你完成相关交易,再将相应金额返还给你。




  记得在使用这些方式时,要时刻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要轻易透露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此外,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和平台,避免上当受骗。这样,你就能轻松将京东白条的额度变现,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啦!希望这些小窍门能帮到你!
----------------------------------------

美股最强50由财联社和中文投资网联合打造,我们未来会定期披露一支股票,并实时追踪。旨在为投资人筛选出美股里同时兼具稳定和成长的强基本面股票,结合技术图形和AI算法,把握上涨趋势。每期内容包含三部分:上周回顾与下周展望,最强50股研究报告,实盘交易汇总。想要获得更多美股的及时分析报告与美股讨论交流,请添加微信chinesefn2022咨询。
欲了解美股最强50系列的过往报告,可点选美股最强50专题。
上周回顾与本周展望
上周市场反弹的非常好,我们要明显看到市场在忽视关税战中的负面因素,即便中美贸易谈判持续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市场依然可以强势走高,恐慌情绪有所淡化,市场也会在上升趋势的支撑位出现买盘,而不像之前总是向下破位。谷歌(GOOG)的业绩重拾市场信心,我们最关注的资本开支没有缩减,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这让美股的AI叙事仍有利好空间,不会进入到停止停滞状态。
本周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各大科技公司公布业绩,非农数据,以及特朗普不定时的讲话。美国的联邦降税法案也必须重点关注。
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4/25日开始,标普500的公司将逐步放开回购解禁,这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为市场的反弹继续提供动力。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美股最强五十股第四支——超威半导体公司(AMD)。除了所谓的Magnificent 7,在这一波科技股浪潮中,AMD可能是比较受人瞩目的一支科技股了。特别是和英伟达(NVidia)相爱相杀的关系让它成为了很多关注芯片和AI行业投资者的选择。该股也是一度伴随着人工智能带动的芯片股行情,在2024年3月创下211.38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当然,最近随着美股市场在特朗普上台以后发出的一连串关税威胁之下大幅跳水,AMD的价格也是重新回到了100美元左右的档位,较之历史最高点已经遭遇了腰斩。
但是,即使最近股价表现糟糕,为什么AMD可以是我们认为美股最强五十股之一?AMD在跳水后已经迎来逢低买入的机会了吗?为什么甚至相比英伟达,有人对AMD的未来是更加看好的?这些可能在发布了最新GPU之后股价的反弹能初见一定端倪,但是AMD的布局可能不仅如此。
【公司介绍】
超威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简称AMD)是一家专注于微处理器及相关集成电路设计的跨国公司。公司成立于1969年5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作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核心参与者,AMD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及自适应计算平台,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游戏设备、嵌入式系统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
AMD的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该公司在芯片市场占有率低,财务也遭遇很大的危机。但是历史上的几次正确选择让AMD目前成为在CPU市场可以英特尔竞争,在GPU市场可以和英伟达竞争的巨头:
战略性收购与业务扩展:2006年,AMD以约54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的图形处理器制造商ATI Technologies。这次收购使AMD获得了先进的图形处理技术,特别是Radeon系列显卡,增强了其在图形处理领域的竞争力。这次收购还为AMD开发融合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的加速处理单元(APU)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计算领域的创新。
领导力变革与公司复兴:2014年,苏姿丰博士被任命为AMD的首席执行官。在她的领导下,AMD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专注于高性能计算和图形技术的研发。2017年,AMD推出了基于Zen微架构的Ryzen系列处理器,凭借其卓越的多线程性能和性价比,成功赢得市场认可,显著提升了AMD在CPU市场的份额。苏姿丰的领导被视为AMD复兴的关键因素。
AMD的核心业务包括:
1. CPU与高性能计算 :AMD以Zen系列微架构为核心,推出面向多场景的处理器产品线消费级CPU:AMD的Ryzen系列处理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多线程能力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广泛应用于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Ryzen系列(如最新的锐龙9 9950X3D)采用第二代3D V-Cache技术,通过垂直堆叠缓存显著提升游戏性能与内容创作效率。该技术优化了热传导路径,支持连续高负载运算,并兼容未来Zen5/6架构升级,确保AM5接口长期可用性。服务器级CPU:EPYC系列基于Chiplet设计,集成多计算核心与高速互联技术,为云计算和AI训练提供高能效算力。例如,EPYC 9004系列采用5nm工艺和Zen4架构,支持高频DDR5内存及PCIe 5.0,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
2. GPU与图形技术创新:AMD的RDNA架构持续迭代,结合硬件与软件生态优化游戏显卡:通过收购ATI Technologies,AMD进入了图形处理领域。其Radeon系列显卡在游戏、专业图形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表现出色。最新的RDNA架构进一步提升了图形性能和能效。例如Radeon RX 9070系列基于RDNA 4架构,配备4096个流处理器、64个光追加速器及128个AI加速器,INT4算力达1557 TOPS。其FSR 4(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超分辨率渲染,在4K分辨率下帧率提升最高4.4倍,并支持AI内容生成等生产力场景。专业计算GPU:Instinct系列(如MI300X)专为AI训练与推理设计,集成CPU、GPU与HBM3内存,提供高带宽计算能力,被微软Azure、甲骨文云等用于云端AI服务。
3. 数据中心与AI解决方案
AMD通过异构计算架构整合CPU、GPU和FPGA,优化AI负载效率:AI加速器:XDNA架构NPU(如锐龙AI 300系列)提供50 TOPS算力,支持端侧AI推理,与Radeon显卡协同加速本地化模型运行。例如,Framework推出的模块化笔记本搭载XDNA 2 NPU,可在低功耗下实现高效AI任务处理。自适应计算平台:收购赛灵思后,AMD扩展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自适应SoC产品线,应用于5G基站、自动驾驶及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Zynq UltraScale+ RFSoC支持4G/5G频段部署,与诺基亚合作优化无线接入网络能效。网络与存储解决方案: AMD通过收购Pensando,增强了在数据中心网络和存储领域的能力,提供DPU(数据处理单元)等产品,以提升数据中心的网络加速和安全功能。
4. 软件生态与开放合作
AMD构建开放的ROCm(Radeon Open Compute)生态系统,支持开发者优化AI模型训练与推理:工具链:推出开源工具如Digest AI,简化AI应用开发流程,支持在Ryzen AI和Radeon平台运行大语言AI模型。行业合作:AMD为主要游戏主机制造商提供半定制芯片,包括索尼的PlayStation 5和微软的Xbox Series X/S。这些合作关系巩固了AMD在游戏市场的地位。
5. 嵌入式与边缘计算
AMD通过嵌入式处理器(如锐龙5000系列)和自适应计算模块,赋能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设备:长生命周期支持:嵌入式产品提供5年以上供货保障,适用于医疗、通信等对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高集成度设计:锐龙Z1 Extreme处理器专为游戏掌机优化,平衡性能与功耗,支持便携设备运行3A级游戏。
【强势理由】
1. 强大的创新能力
如果只靠老老实实做一样架构的芯片,AMD深知自己无法和英伟达、英特尔竞争。但AMD是一家非常擅长创新的公司,也是几次创新让该公司做出性价比的好产品,一再从两家巨头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架构创新:AMD以架构创新闻名,Zen系列微架构(Zen 3、Zen 4)和Chiplet设计显著提升了处理器的多核性能与能效。
AI创新:在AI领域,AMD通过整合CPU、GPU和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推动端侧AI应用的落地,并依托开放的ROCm软件生态支持开发者优化AI模型训练。近年来,公司战略重心进一步向AI倾斜,计划每年推出新一代AI芯片(如MI350系列),以应对英伟达等对手的竞争。
芯片创新:AMD首创的加速处理器(APU)将CPU与GPU集成,优化了多任务处理效率。此外,其Instinct系列AI加速芯片(如MI300X)被微软、甲骨文等企业用于云服务,强化了在数据中心市场的竞争力。
2.虽然赶不上英伟达,但数据中心业务的快速增长
虽然AMD在数据中心业务上目前尚未达到与英伟达比肩的地位,但其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拓展为未来股价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AMD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126亿美元,同比增长9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尽管与英伟达相比仍有差距,但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庞大,且并非AMD的传统强项,这意味着公司在该领域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AMD持续投入研发并拓展数据中心业务,即使未能完全赶超英伟达,也有望通过在这一市场的深入布局,推动公司股价的稳步上涨。
在2024年第四季度,AMD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3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但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2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EPYC处理器和Instinct GPU的市场需求增加。然而,与英伟达相比,AMD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仍然较小。英伟达在数据中心GPU市场占有超过90%的份额,季度营收已超过数百亿美元。
为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AMD计划将下一代GPU MI350系列的推出时间提前至2025年年中。公司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业务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营收可能达到184亿美元。此外,AMD还计划以至多40亿美元出售部分数据中心服务器工厂,以优化资源配置,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
通过这些战略举措,AMD致力于巩固其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地位,满足全球客户对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增长为AMD的未来发展和股价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AMD的CEO 苏姿丰就预计2025年将实现强劲的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新的MI350X架构的需求。“对于2025年,预计所有业务的需求环境都将增强,推动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业务的强劲增长,以及游戏和嵌入式业务的适度增长。在此背景下,相信我们可以实现收入和EPS的两位数同比增长。”
3.老对手拉胯,CPU市场越战越猛
注:CPU市场份额,其中蓝点为英特尔,红点为AMD
近年来,AMD在消费级CPU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增长,逐步蚕食英特尔的市场占有率。这一趋势始于2017年AMD推出基于Zen架构的Ryzen系列处理器,凭借高性价比和多核性能,迅速赢得市场青睐。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AMD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桌面CPU市场份额约为10%,而英特尔占据约90%。然而,随着Ryzen系列的持续迭代,AMD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到2022年,AMD的桌面CPU市场份额已接近30%,而英特尔则下降至约70%。
这一增长趋势在2024年尤为明显。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AMD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桌面CPU市场份额达到40%,而英特尔降至60%。在笔记本CPU市场,AMD的份额也从2022年的20%增长至2024年的3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这种市场份额的变化主要归功于AMD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上的提升。Ryzen系列处理器在多核性能和能效比方面表现出色,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能和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要感谢英特尔。
英特尔在制程工艺升级方面遇到挑战,给了AMD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2024年初,有报告称,英特尔第13代和第14代酷睿i7和i9的K系列台式机处理器在某些工作负载下会遇到死机问题,并弹出显存不足的警告。英特尔调查后发现,这些问题源于处理器微码中的错误,导致电压升高,进而引发不稳定性。虽然英特尔于2024年8月发布了微码补丁以解决该问题,但已受影响的处理器无法通过更新修复。为此,英特尔将受影响处理器的保修期延长了两年。之后,2024年10月,英特尔发布了基于Arrow Lake架构的Core Ultra系列处理器,旨在提高性能和能效。然而,实际表现未达预期,游戏方面表现甚至不如老处理器。英特尔承认,Arrow Lake的发布“未按计划进行”,并将性能问题归因于操作系统和BIOS层面的多个问题。公司表示,将通过更新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处理器的整体性能。这些问题导致英特尔在消费级CPU市场的竞争力受到影响,为竞争对手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4.AI——或许可以不再是短板?
尽管市场表现显示AMD似乎落后于英伟达,尤其是在AI GPU领域,但实际情况有可能并非如此。AMD的MI325X平台在某些推理应用中已经展现出超越Nvidia Hopper H200 GPU的潜力。随着AMD计划在2025年年中推出MI350架构,并在2026年推出MI400平台,AMD在AI推理市场的增长中处于有利地位。
AI模型的开发分为训练和推理两个阶段。训练阶段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计算密集度高,英伟达的Hopper和Blackwell架构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推理阶段更注重成本效益,AMD的MI325X和即将推出的MI350系列在推理市场中表现出色。AMD的GPU在推理性能上已经能够与英伟达竞争,尤其是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AI模型逐渐从训练转向推理,AMD有望在这一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AMD的MI350系列基于3纳米工艺节点,相比英伟达 Blackwell的4纳米架构更具能效优势。MI350系列还将提供高达288GB的HBM3E内存,优于Blackwell的192GB。此外,AMD的MI400平台预计将在2026年推出,进一步巩固其在推理市场的地位。AMD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路线图显示出其在AI推理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综上所述,AMD虽然在AI训练市场中落后于英伟达,但在AI推理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随着AI模型逐渐从训练转向推理,AMD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当前股价的低估和AMD的技术创新为其提供了长期投资机会。
5. 跌无可跌的业务
AMD的游戏业务下滑95%,Embedding(嵌入式)业务下滑75%,作为曾经的量大主营业务,几乎到了跌无可跌的底部,接下来只要维稳,AI业务保持增量,那么AMD就会迎来业务和股价的复苏。
【财务表现】
估值偏低,财务状况良好
财务上,AMD表现强劲,预计收入和EPS将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新的MI350X架构。由于其增长最快的部门(数据中心)也是最盈利的部门,未来盈利能力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AMD的财务状况良好,拥有约51亿美元的现金及等价物和17亿美元的债务。他们回购了590万股股票,并向股东返还了8.62亿美元,剩余的47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几乎抵消了股票激励计划(SBC)带来的稀释。2024年,AMD产生了51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为45亿美元。尽管股票激励计划带来了一定的稀释效应,AMD的财务状况仍然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AMD的低杠杆资产负债表,总债务仅为17亿美元。在包括51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后,AMD的净现金头寸为34亿美元。尽管净现金余额相对于1566亿美元的市值微不足道,但它表明AMD在有吸引力的机会出现时有足够的空间增加杠杆。
公司当前市值1566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约为2.0%。虽然这一收益率并不高,但考虑到数据中心业务69%的收入增长和74%的运营收入增长,AMD的估值仍有上升空间。
【机构评级】
中文投资网首席分析师Brant操作展望
美股想要创新高,必须满足两个关键条件:其一,特朗普不再实施加税政策;其二,美联储向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就目前情况来看,特朗普加税已不可避免,只是加税幅度存在差异。在特朗普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叠加美国当前高企的通胀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会轻易选择降息。市场已充分预期5月份不会降息,而6月份降息的概率也仅在50%左右。基于此,美股当前市场不存在反转的可能性。
纳斯达克期货20000-20500点位是一个密集压力区间,市场大概率会在此区间内出现反弹。美股当前能够维持宽幅震荡已属最佳局面。一旦特朗普关税政策进一步加码、实施,或者各国贸易谈判未取得良好效果,美股试探甚至跌破前期新低将难以避免。因此,当市场突破2万点后,投资者应降低手中头寸,适当添加对冲仓位,甚至可以考虑主动做空美股。
特斯拉(TSLA)的股票周五出现异动,290美元是重要的压力关口,在一份非常糟糕的业绩下能连续大涨,说明特斯拉基本利空出尽,值得我们关注。215-290是特斯拉的宽幅区间,有交易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在这个区间内反复做波段。
眼看汽车价格战愈打愈烈,油车和电车之间的讨论也随之变得激烈——去年让油车电车达成一致的“油电同价”,似乎已经“俱往矣”。
然而,在汽车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内卷下,无论是“油电同价”还是“电比油低”,没有人会是绝对的赢家。
2月25日,比亚迪为“宾利司机打人事件”中见义勇为的比亚迪车主奖励20万元并提供终身免费维修,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而这已经是开年以来,比亚迪第二次因为“慷慨大方”而广受关注。
上一次,是在春节长假结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刚刚登顶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的比亚迪,在微博上官宣发售秦PLUS荣耀版,及其姊妹车型驱逐舰05荣耀版,并且附上一个硝烟味十足的话题:“7.98万的比亚迪让燃油车慌了”。
当返回各大城市的多条高速依然红得发黑,滞留在海南的新能源车主正在漫长的车龙中等着上轮渡,人们还在吐槽今年的春节长假“怎么到处都是车车车车车”,突如其来的“电比油低”,仿如平地春雷,对这个车来车往的春节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应。
“电比油低”,比亚迪拉开新一轮降价大战。(图/微博@比亚迪汽车)
那么,去年才刚刚实现的“油电同价”,就要因电车的再度降价打破了?
“比亚迪降价”的微博热搜还没站稳,“五菱跟进比亚迪价格战”的话题就迅速跟上。在五菱汽车官宣降价的微博里,纯电续航150 km的星光进阶版被标上了9.98万的“荣耀价”,试图和同级别的比亚迪秦PLUS掰手腕。
上汽通用五菱的高管,甚至亲自下场喊话:“一个字,跟!”
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加入战斗的不只有新能源车企,燃油车企同样不甘示弱,纷纷宣布跟进。可以预见,汽车价格战在今年将会愈打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亚迪官宣“电比油低”的同一天,曾经的豪华纯电象征高合汽车,却被爆出了停工停产的消息。长远地看,“电比油低”暂时还未必会是一个稳定的常态,但国产车和合资车、新能源和燃油车、家用车和豪华车车,企们显然各有各的压力,还是前所未有的大。
车企们在线上隔空出招,力度堪比神仙打架,把想买车的准车主和不想买车的路人甲都吓得目瞪口呆。
但面对真金白银的降价,持币观望、静候“抄底”的潜在消费者们,开始坐不住了。
有多家比亚迪4S店的销售告诉前去探访的媒体,自从两款新车的荣耀版官宣上市后,咨询量瞬间翻倍,店铺里挤满了人,“根本就忙不过来”。甚至还有人看完一圈的车,就立刻下订单全款提车。
不是BBA买不起,真的是比亚迪这波堪称“王炸”的优惠力度太有性价比。
不过一年前,当下这款让中国消费者为之疯狂的新能源汽车,光是最基础的入门款就得10万起步,曾劝退过不少渴望早日“上车”的都市男女。
相比之下,同级别A级燃油合资车的价格,在当时和秦PLUS相差无几——比如去年的轿车“销冠”日产轩逸,基础版指导价也不过是10.86万。
日产轩逸是去年中国轿车销售榜排第一的车型,共卖出37.61万辆。(图/视觉中国)
转眼之间,特斯拉CEO马斯克十年前所倡导的“人人都能买得起电动车”,就在2024年春天,被中国新能源车企轻松实现——毕竟花上7.98万,就能把一辆能坐5人的A级新能源轿车提回家,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甚至在微博上直言:“接下来,谁还会买燃油车呢?”
喊出这句话,并非只是简单地吆喝人们来买车。李云飞还揭开了比亚迪打破一年前“油电同价”slogan的底气——得益于规模化效应及全产业链优势,比亚迪插电混动的价格,就是有能力做到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要低。
在庞大的新能源车圈里,比亚迪既自己亲手造车,同时也生产电池和零部件。此前,有比亚迪内部人士向36氪Auto透露,比亚迪品牌旗下产品的零部件都能通用,从源头上控制了成本,“产量越高,内部采购价格便压得越低”。
在过去一年,天时也站在了新能源车企这边。
众所周知,素有“白色石油”之称的碳酸锂,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组成部分,而电池成本一直是新能源车比同级别燃油车价格更贵的直接原因。
而在整个2023年,每吨碳酸锂的价格从最高60万元人民币一路下跌,随后在去年冬至日当天跌破10万元的关口,而这似乎还不是下限——有业内分析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碳酸锂价格可能“还会有波阴跌”,甚至可能出现9万元一吨的情况。
原材料降价,令生产一块电池的成本比以往低了不少。(图/视觉中国)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碳酸锂价格低迷让大型锂矿业绩直线俯冲,却给锂电池厂家和新能源车企上了buff。
今年1月中旬,零跑汽车副总裁曹力在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及,零跑的铁锂电芯采购价“已经做到了0.4元每Wh,年中还会更低”。更有媒体报道称,国内两大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计划在今年将磷酸铁锂电芯单价降至0.3元每Wh,一块 60kWh 铁锂电池包的电芯,采购成本可以低至1.8万元。
电池成本下降,车价自然就能应声而降,让过去拒绝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开始乐意为之“氪金”。更有不少网友预测,过去马路上最常见的“马路三大妈”(以日产轩逸、丰田雷凌、丰田卡罗拉为代表的合资燃油车),在今年“好日子就到头了”。
有网友用“秦王扫六合”来比喻此番比亚迪挑起的价格战,但并非所有合资油车都被比亚迪甩出的“核弹”吓呆。
2月20日早上,曾经的韩系车巨头北京现代,通过微博发了一份模仿比亚迪的海报,宣布旗下A级轿车伊兰特车型降价2.4万元至7.58万元起售,并且抛出“油比电强”的口号,意在捍卫燃油车“与生俱来”的价格优势。
就连配色都一模一样。(图/北京现代宣传截图)
同一天,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也宣布,针对部分燃油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或者置换补贴,别克君越、威朗Pro、昂科威PLUS等车型,均优惠了3.5万至6.5万元,价格来到10万至15万元区间。
面对新能源友商的内卷,燃油车显然不愿意就此躺平,而是试图绝地反击,毕竟市场上留给合资燃油车的空间,都快被愈发激进的新能源车挤没了。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而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2022年同期5.9个百分点。
而在2月18日举办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更表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
此消彼长之下,合资燃油车的日子当然不会太好过。
你看,法系车和韩系车早已经归为“其他”的行列之中,曾经最畅销的德系车和日系车,如今也显得力不从心——同样来自中汽协的数据,2023年德系车市场份额为17.8%,日系车市场份额跌至14.4%,和最风光的时刻相比已经恍如隔世。
去年前往湖北抢燃油车的人们。(图/新周刊记者福里斯特摄)
根据公安部今年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
在比亚迪官宣降价的同一天,另一条和汽车有关的新闻刷爆社交媒体。
曾被视为“豪华纯电天花板”的高合,被曝“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让不少花重金交首付却还没拿到现车的准车主气得坐立不安,当然也让早一步喜提几十万“国产豪车”的车主们更是担忧——自己的高合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威马,成为二手市场上被贱卖的绝版车。
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甚至有经销商将指导价57万多的高合HiPhi X“打骨折”售卖。(图/二手交易网站截图)
网友们对高合的命运感到唏嘘不已,但鲜有人会缅怀这家犹如昙花一现的车企,因为在高度内卷的汽车市场里,人们已经难以算得清这是第几个撑不下去的汽车企业。
瑞银中国去年发布的研报显示,到2030年中国148家造车企业只会留下十几家最适合生存的公司。而在去年举办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大会上,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副会长李金勇就表示,卖得不好的那些车,“它会越来越不好”。
即便是市场上活得风生水起的新能源车企们,也没有一个不意识到危机的存在。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今年的开工信中,预测2024“是淘汰赛的第一年”;与此同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也在开工信里,将2024年定性为“最卷”的一年——无论是价格、产品、服务,还是流量。
造车是一个行业集中度很高的行业,未来能够存活的车企会越来越少。(图/视觉中国)
2023年的价格战打响至今,车企们能够做的除了跟风降价,似乎“也没有其他能够做的了”。老实说,不论是电车还是油车,消费者能够看到的除了宛如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就是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以及在各大平台上一闪而过的流量。
人们无法预测价格战的赢家到底是谁,因为消费者终究还是会用脚来决定销量榜的排名。不论是油车还是电车,如果停下来喘口气,可能就已经输了。
《产能过剩,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动力电池行业或迎新一轮洗牌》 时代财经 2024-1-25
《碳酸锂价格一落千丈 “锂矿双雄”业绩齐跳水》 北京商报 2024-1-31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Android版
iPhone版
iPad版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发现+白条兑现最简单方法十分钟到账,轻松7种流程提现方法:https://bbs.iaozi.com/6322548
中国推广网 - 免责申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推广行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站不提供和不存在任何金钱交易,请自行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3、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并且依法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导致法律责任
4、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admin@iaozi.com (或者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空间QQ空间
中国推广网提供免费推广,免费营销,免费发布广告信息的网络推广平台。

扫描二维码
把此页分享给朋友

小黑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推广帮助|(京ICP备16009988号)

中国推广网(推广论坛)是免费网络推广平台||免费推广就上中国推广网

技术支持:推广网官方

中国推广网·免费发广告平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