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极客观察4月9日(文水木)从互联企业成长案例中对比来看,10岁的滴滴已经不年轻了。从一些观点来看,公众号交易能够较好的带动周边市场的快速发展,是核心的动力。
今年是滴滴成立的第10个年头,也是决定其能否“利刃出鞘”的关键一年,前后累计融资20余轮近200亿美金,背后金主囊括数十家国内外名企、投行机构,虽然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大笔“资助”,但无奈至今仍在盈利线附近徘徊。对于一级市场的陪跑金主们来说何尝不希望能够早日达成投资变现的愿望呢?
从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滴滴寻求上市的渴望与日俱增。
先是传出滴滴入局造车,随后又在4月8日宣布在11个城市上线货运业务。
去年4月滴滴成立货运,时隔两个月就快马加鞭的正式上线运营。除此以外还开辟了主打下沉市场的“花小猪”打车业务、进军社区团购。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滴滴方面加速整合业务、不断开辟新的板块,其塑造肌肉线条、丰满羽翼的动作频频出现,这无疑就是在为上市前的冲刺做准备。
当然,为了支撑业务板块的扩充和抢占市场,从而为后续盈利打基础,仅靠一级市场的融资难免会越来越捉襟见肘,何况现在又在持续开辟新战线,滴滴越发庞大的身躯,也只能由二级市场提供给养。
不过,安全风险也同样是其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2018年连续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给滴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度停摆、整改,在外界的舆论声讨中,滴滴经历了自成立以来的至暗时刻,至少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恢复元气挽回口碑。所以,像这样的事件对滴滴来说是绝不能再重复,如果不是中途的安全事故,滴滴或许现在早已经提前完成上市。为了不再横生枝节,滴滴唯有抓紧上市。
此前,滴滴的目标估值被传在600亿到800亿美元之间,但根据其盈利状况来看,仅出行业务还是略显单薄,所以也就出现前面进军货运市场的一幕。此举也有助于继续提升估值空间,不过各项业务的变现能力仍存在较大考验。
截至2019年,滴滴累计亏损超过500亿人民币,但在此之前其佣金抽成却在逐年上升,即便如此也没能扭转持续亏损的局面,除了佣金上涨补贴也在减少,为此也遭到不少司机抱怨。
如此发展下去恐将无可避免的把平台与司机的关系搞得不太友好。所以,目前的滴滴仍然面临亏损、巨额烧钱以及业务转型等诸多问题。
现在的滴滴就是凭借多年的打车业务积累下来的流量,四处出击,基本也都是跟在其他巨头后面抄作业。关键这些领域几乎都已经被其他巨头先入为主,如果硬拼,那烧钱补贴依然是滴滴的唯一选择。
比如去年滴滴CEO就明确表示对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目标是拿下市场第一。
终是万变不离其宗,选择继续砸钱的滴滴能成功吗?还有货运业务?如果能像当年打造滴滴打车业务一样承受7、8年的连续亏损,只要能拿下市场对滴滴来说也算成功,但彼时的滴滴靠的是一级市场的资金支持,如今的业务延伸无疑是要全部仰仗二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