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价值最终会被追溯到它作为物物交换的商品时的价值。米塞斯认为,只有这样,货币才会具备价值。 许多从未接触过比特币的人总会充满疑惑:为什么这种神奇的网络货币竟然会有价值?它们只不过是某些人利用电脑编造出来的东西罢了。 考虑到来自金本位者对比特币的批评,多年来,他们一直推行着这样的观念:合理的货币必然能被追溯到某些真实的、紧俏的,自身又极具价值的事物上。 比特币根本不符合上述的要求,不是吗? 那就让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许比特币也满足这些条件。 六年前,为了和政府管控的全国性货币相抗衡,比特币首次出现了。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发布了白皮书,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这种通货是为技术人员而非为经济学家和政治权威设计的。文件的流传是受限的,因为外行人在阅读文件时会感到迷惑不解。 尽管人们对它兴趣索然,但这并没有阻挡历史的进程。两个月之后,那些持续关注比特币动向的人见证了“创世块”的诞生。这是第一批通过分布式账本产生的比特币。根据中本聪设定的概念,这种分布式账本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任何想要对其进行操作的计算机节点中。 六年过去了,如今单个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达到了500美元,并且还曾创下每个比特币1200美元的记录。成千上万线上或线下的机构都接受了这种通货。在那些缺少庞大的银行基础设施的落后地区,甚至在发达的城市,比特币都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支付方式。就连那些重要的机构,如美联储、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及重要的投资公司都开始重视比特币了。 在各个城市都能找到比特币的爱好者。他们都认为比特币的交易价值将会继续上升,因为比特币的供给严格受限,并且比特币远远优于政府的法定货币。交易双方的比特币转账不会有第三方的参与。它的交易几乎是零成本的。比特币的供给是可预测的。它具备了货币的核心特征:耐久性、可替代性以及可分割性。它创造了一种不依赖于信用和身份以及中央银行与政府的货币系统。可以说,这是数字化时代一个新的体系。 给硬通货的一次沉痛教训 对于那些沉浸在传统的“硬通货”理论的人来说,整个比特币理念是一次严肃的挑战。对于我自身而言,我花了两年时间阅读有关比特币的资料,才稍稍对其有所理解。比特币理念中总有一些东西在困扰着我:你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货币,更不用说仅仅凭借计算机代码创造货币了。那么为什么比特币具有价值呢?这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因为在我们的预期中,货币并不是这样形成的。 然而我们的预期恰恰就是问题所在。我们本应该更进一步关注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货币起源理论——不是关注我们认为他写了什么,而是要关注他事实上写了什么。 1912年,米塞斯发表了《货币和信用理论》。当它首次以德文出版时,这本书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后这本书被译成英文版。《货币和信用理论》论及了货币的方方面面,然而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追溯了货币价值和价格——而非仅仅货币本身——的起源。也就是说,米塞斯解释了当货币作为财货或服务时,如何产生自身的价格。随后,他将这个过程命名为“回溯定理”。事实上,比特币满足回溯定理的每一个条件。 米塞斯的老师卡尔·门格尔认为货币本身来源于市场,而非源于国家或者社会契约。当货币企业家不断寻找理想的可用于间接交换的商品时,货币便渐渐产生了。为了摆脱物物交换的局限,人们持有某种商品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用它进行交换。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它是市场上最具有流通性的商品。 但是,米塞斯又补充道,货币的价值最终会被追溯到它作为物物交换的商品时的价值。米塞斯认为,只有这样,货币才会具备价值。 这种货币价值理论可以将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追溯至先前的某个时刻,在那个时刻上,某种财货作为货币的价值消失了,而仅仅具有商品的价值……。如果以这种方式不断往前追溯,我们最终会达到某个时刻,此时我们会发现货币不再具有客观交换价值,它的价值仅包含除了充当货币以外,在其他方面具有有用性的价值……。在某种财货成为市场上一般交换媒介——即获取该财货不是为了个人的消费,而是为了能够交换到其他更迫切需要的财货——之前,每种商品的价值都来源于人们对其直接效用的主观评价。 米塞斯的解释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着经济学家们的主要问题。它虽然是对历史进程的一个猜想,但是它完全能够自圆其说。如果盐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它能够成为货币吗?如果海狸皮不能用来做衣服,如果金银最早不是一种商品并具有相应的价值,它们会有货币价值吗?纵观货币史的任何一个案例,答案很明显都是否定的。在成为广泛交易的货币之前,货币最初的价值来源于它的直接效用。米塞斯通过对历史的重构论证了这一解释,形成了他的回溯定理。 比特币的使用价值 乍一看,比特币似乎是一个例外。因为除了用作货币之外,比特币没有任何其他的用处。它不能被做成可供佩戴的珠宝首饰,不能被制作成机械;你不能吃比特币,也不可能用比特币做装饰。它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它能促进间接交换。但是比特币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货币。它被运用于人们每天的生活。你能在真实的时间中看到人们用比特币进行交易。这不是一个神话,这是真正存在的交易。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不得不做出选择。难道米塞斯出错了?也许我们不得不推翻他的整个理论。或者说他的理论有历史局限性,并不适用于未来的数字时代。又或者米塞斯的回溯定理证明比特币只是一场虚无的狂欢,没有任何可持续的力量。因为我们无法追溯比特币作为有用的商品的价值。 你不必寻求一些复杂的货币理论就能够了解到人们对比特币所抱有的恐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对没有物理形态的货币有一种不安全感。当然,你可以将比特币打印在一张纸上,但是即便你拥有一张印着二维码或者公共秘钥的纸,也不能完全消除你的不安。 如何才能克服这个困境呢?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了一年多的时间。它让我大为困惑。我想,难道是因为米塞斯的理论只能用于数字时代前的历史时期?我曾经赞同过网络上的猜想,认为如果不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并且比特币能够代替法定通货,那么比特币根本不会具备任何价值。也许是因为人们迫切需要某种美元之外的货币,所以人们对比特币的需求不再按照米塞斯原有的剧本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读到康拉德·格拉夫、彼得·瑟尔达和丹尼尔·克拉怀茨的作品之后,才豁然开朗。 接下来我将直奔主题说明这个问题:比特币既是一种支付系统,也是一种货币。支付系统是比特币价值的来源,其会计单位只不过是用价格表现其价值。同时具有货币以及支付系统的效用是比特币最不同寻常的特征,也是让大多数评论家摸不清头脑的地方。 我们习惯上会将通货与支付系统区分开来。有这样的思维习惯是历史上技术限制的结果。我们有美元,同时也有信用卡;我们有欧元,同时也有贝宝;我们有日元,但同时也有线上支付服务。在我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案例中,我们的货币转账都依赖于第三方为我们提供相关服务。为了能够使用第三方的服务,我们必须同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也就是说,必须让这些机构相信你一定会完成支付。 所以,除非交易双方有物理上的临近性——例如我用一美元和你交换一块比萨时,可以不存在第三方——否则货币和支付系统之间始终存在一个楔子。支付系统、第三方以及信任关系在你脱离了地域临近性时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这就是为什么维萨卡和银行等企业和机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让你按照自己的意图使用货币。 但问题就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使用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这些支付系统。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获得这种工具,这是导致世界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财务上被剥夺了能力的人只能被困囿在本土贸易之中,无法将自己的贸易关系扩找到世界范围内。 创造比特币的一个主要——如果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比特币协议将货币和支付系统编制在一起。在比特币代码结构中,两者紧密相连。这使得比特币完全不同于现存的任何一种法定通货,也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通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