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广网

QQ登录

免注册,加入推广网

扫一扫,登录推广网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除流量迷信,汽车营销这样做!

[复制链接]
推广网官方 发表于 2025-8-12 10:11:20
一、现在是车评直播销售的黄金时代

近些年,车圈主播已成为汽车品牌获客和用户心智种草的重要环节。随便在各个平台溜达搜索车评人就能发现从“虎哥说车”“猴哥说车”等千万粉丝级的评车达人,到“吉利刘亦菲”“小胡说车”“暴走老常”这样的后起之秀,他们的走红逻辑大多归因于内容多样、人设清晰。


“虎哥说车”的直播风格是顺口溜式讲解与硬核评车、“猴哥说车”则是引入美女互动元素扩大汽车影响、“小胡说车”则以基层修理工逆袭的个人奋斗史赢得共鸣。“陈震”“颜宇鹏(YYP)”“小刚学长”等则靠真实路测和强专业性建立公信力。可见“测评 + 剧情 + 服务 + 直播带货”已成为主流汽车内容营销模型。


不过,车评直播也不只是“讲一辆车”,而是正在打造“一个人+一种生活方式”。这类主播的内容既能提供专业参考,也能带来娱乐性与参与感,用户甚至通过他们完成从“种草”到“成交”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车评主播的真正价值并不止于“带货”,而在于“带信任”。


汽车作为高价耐用品,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天然更加谨慎。购车更像是一次系统的理性判断。此时,拥有真实使用经验与专业知识的车评人,恰好扮演了“信任中介”的角色。他们通过深度测评、场景演绎和观点表达,帮助用户消化复杂信息、厘清价值差异,促使购买决策更高效、更安心。然而用户记住的是主播而非品牌,信任留在直播间而非产品本身。若品牌自身缺乏长线价值构建与内容延续能力,最终可能“赚了吆喝,丢了留量”。



二、汽车品牌营销不是搞噱头,而是系统打法

汽车营销真正能打动人的,不是促销口号或配置堆砌,而是与人相关、与生活共鸣的内容表达。在汽车品牌广告营销中,汽车产品的表达方式正在从功能消费走向情感共创,营销上也有许多品牌通过讲述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与受众制造共鸣。


以小米YU7为例,小米汽车携手张震岳发布了《超预期的 4+2 生活》短片,其营销集中在“4+2”生活方式,将产品单点如语音操控、辅力电源、后备箱容量等自然融入野外骑行场景,并借办张震岳这一“山林老北”形象承载品牌“探索、无界”的精神属性。这不是一场广告,而是一次对生活愿景的具象化。不过,此次合作传播重点依然停留在“产品即体验”,尚未建立与用户的互动关系。

MINI借助“苏超联赛”热度打造了自己的“全面运动会”,通过“野路拉力、弯道速驾”等自创赛事场景,将“驾驶乐趣”包装为一场年轻化、社群化、娱乐化的品牌事件,不仅提升用户参与度,更使品牌精神和用户人格结合。


而特斯拉的飞碟餐厅,则代表着“品牌生活空间化”的另一种尝试。它不再是“车的补能场所”,而是融合了餐饮、观影、科技体验的复合空间,试图打造汽车品牌的“第三空间”。这是品牌在电动车补能焦虑下给出的一种情绪解决方案。

这些案例所遵循的是更底层的营销方法论:第一,用户感知驱动,而非功能导向;第二,营销即产品,产品即生活方式;第三,从短期流量转向长期留量,从单点曝光转向多点连系。

三、从流量战到走到汽车营销的价值战

一时的流量虽可带来曝光红利,但真正决定市场成败的,是用户对汽车品牌的“感知深度”与“情绪记忆”。下面就谈谈汽车价值营销的方法论,文字很干。


一些强势汽车营销策略强调新车上市不再是单次事件,而是包含预热期、引爆期、延续期和库存期的全周期内容节奏。举个例子,如“用户感知四维”模型策略,强调新车上市应当是一个“长周期、强节奏”的运营过程:前期通过技术解读和品牌故事占领心智;上市期靠测评视频和试驾体验引爆关注;中期借助用户分享和社群讨论延长热度;而后期则以优惠活动和增值服务完成清仓和交付闭环。


这些方法论并不复杂,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搭建内容节奏系统。比如设置“九类内容矩阵”、保持“1:2”的专业与用户内容比例、控制“10天一热点”的节奏。这些策略共同目标,是让内容从单次曝光变成持续伴随,让品牌沟通从“我说”变成“我们说”,最终实现内容代替效果营销的全周期价值经营。

结语: 汽车营销已进入感知驱动的价值周期阶段。无论是网红主播的人设塑造、品牌内容的生活场景化,还是营销方法的系统化和闭环追踪,用户心智的持续占领始终是品牌营销终极目标。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汽车品牌,不是爆款制造机,而是价值共创者。在这场“品牌即生活”的营销升级战中,谁能让用户自愿留下,谁就能走得更远。

中国推广网 - 免责申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推广行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站不提供和不存在任何金钱交易,请自行辨别,谨防上当受骗!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3、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并且依法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导致法律责任
4、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admin@iaozi.com (或者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空间QQ空间
此账号是本站唯一管理账号 ,谨防上当受骗!本站官网唯一域名:https://bbs.iaozi.com

扫描二维码
把此页分享给朋友

小黑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推广帮助|(京ICP备16009988号)

中国推广网(推广论坛)是免费网络推广平台||免费推广就上中国推广网

技术支持:推广网官方

中国推广网·免费发广告平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